內飾:照搬進口版設計 整體做工細膩
內飾幾乎照搬了進口版車型全部的設計,整體的做工依舊細膩,用料高端,并且體現出了英菲尼迪一流的設計。中控臺上整體的用料以及做工非常細膩,不過就是觸摸起來比較硬。儀表盤的設計相對于運動化的車身以及定位有些平庸,視覺沖擊力也并不強;好在中控臺上更為設計運動化的設計彌補了部分視覺上的不足。
內飾小結:內部的整體做工以及用料都與進口版車型并無太大的差異;各個進口版車型上智能雙屏人機交互系統的配備在國產的Q50L車型上有所保留,操作的功能以及界面設計也與進口版保持了一致;四種駕駛模式依舊能夠給駕駛者提供不同的駕駛模式;而整體的配置也非常的豐富,體現出了英菲尼迪十足的誠意。
在動力方面,國產英菲尼迪Q50L車型依舊搭載了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來自戴姆勒,代號為M274,與奔馳C260L車型上搭載的型號相同;不過與C260采用國內組裝的方式不同,國產英菲尼迪Q50則是采用了德國原裝進口的方式引入,并且還經過了重新調校,以此來更好的匹配Q50L運動特性;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155kW/5500rpm、而峰值扭矩則達到了350Nm/1250-3500rpm;發動機整體參數也與眾多的競爭對手不相上下。
匹配的7速自動變速器同樣來自戴姆勒公司,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并且可靠性也非常好。并且該變速器的各擋位間隔均勻齒比設定,確保平順線性的加速感。所以2.0T發動機+7速自動變速器的動力總成整體上并不輸于眾多的競爭對手。
在實際駕駛當中,英菲尼迪Q50L搭載的2.0T發動機動力比較強勁,由于英菲尼迪的工程師對油門踏板經過了重新調校,所以在踩下油門踏板之后,發動機的整體響應非常積極;不過油門踏板設定的比同級別眾多競爭對手都要硬一些,如果工程師再將油門踏板設計的輕一些,或許更加能夠符合其極具運動的特性。
車輛啟動后默認是在標準模式下,此時發動機、變速器以及懸掛的整體響應會偏向舒適性,發動機的轉速基本上會在2000rpm左右進行換擋。雖然發動機采用了渦輪增壓技術,但是隨著轉速提升并不能明顯的感覺到渦輪介入時候的頓挫;雖然官方公布最大扭矩可從1250rpm以后就可以輸出,但是在實際的體驗當中,在1500rpm以后的扭矩輸出才會好一些。
配備的標準、雪地以及運動三種駕駛模式可以為駕駛者提供不同情況下的動力需求;由于試駕過程并沒有冰雪路面可以測試,所以也并沒有體驗到雪地模式下的整體動力表現。標準模式下整體感覺偏向舒適性,畢竟在車身加長之后,極具運動的特性向舒適性有所妥協。而我覺得運動模式下的整體表現才符合Q50L的整體氣質;此時發動機整體響應更要積極一些,并且轉速也能夠迅速的提升,一直可以持續到6500rpm左右進行升擋。不過作為一款動力強勁的后驅車,在后段的加速當中,駕駛者也很難體會到強烈的推背感。
國產Q50L車型還配備了英菲尼迪獨有DAS線控轉向系統。該技術將機械操縱以電子信號方式通過電纜直接傳輸到舵機,實現由機械向電子線控的劃時代邁進。與傳統轉向相比,線控轉向DAS消除機械轉向中力傳導的時間差,以無遲滯的電子信號控制帶來靈敏的轉向特性。
DAS線控轉向系統也得以在Q50L上保留,給駕駛者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大幅度減少路面反饋到方向盤上的抖動;并且相比傳統機械轉向系統反應速度更快,初次上手很不習慣,不過當你適應了這種轉向節奏之后,就會覺得它使用起來真的很貼心;舉個簡單例子,好比長時間使用安卓系統的用戶剛開始用蘋果系統手機,會覺得它高端并且人性化,用著舒服,覺得兩套系統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而就這套2.0T與7速自動變速器的表現來看,整體的匹配效果也非常的不錯;發動機的整體響應積極,變速器的換擋邏輯也非常清晰;整體搭配起來的效果也完全能夠迎合駕駛者對于動力的需求。另外,雖然Q50L的整體動力與奔馳C260L上完全相同,但是C260L整體設定還是偏向于舒適;而由于英菲尼迪對于Q50L油門踏板精心調校之后,整體的響應程度要優于C260L;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油門踏板的設定過于硬,與Q50L極具運動的特性有些背道而馳。
懸掛方面與進口版相同,前雙叉臂式和后獨立多連桿式的運動懸掛設計偏向于硬朗,對于顛簸路面的反饋也很直接,好在柔軟的座椅能夠過濾掉一部分來自路面的顛簸。此外,雖然國產版車型的軸距有所加長,但是在實際駕駛起來,感覺加長后的車身對于車輛的整體操控還是略微有影響,但是影響程度并沒有像寶馬3系Li那樣夸張。
性能測試:東風英菲尼迪Q50L 0-100km/h加速時間7.59秒
看完枯燥的試駕感受,終于可以用數據來說話了。據英菲尼迪官方公布,Q50L 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7.8秒,實際成績是否能達到呢?我們測試的這臺Q50L豪華運動版車型的整備質量超過了1.7噸,前后輪上都配備了245的寬胎。
注釋:奔馳C260L、寶馬320Li以及奧迪A4L 35TFSI三款車型是在相同條件下測試的結果,而凱迪拉克ATS-L 25T以及英菲尼迪Q50L則是在不同環境下測試的結果,所以表格中的測試數據僅供參考。
測試過程當中,由于前置后驅的布局以及發動機扭矩過大的原因,當發動機轉速超過2500rpm以后后輪就開始了嚴重的打滑,這也間接的浪費了加速的時間;所以在經過多組測試之后,將發動機的轉速控制在2000rpm左右是最快的起步方式。最終最好的測試成績為7.59秒,略快于官方公布的7.8秒。
東風英菲尼迪Q50L 100-0km/h制動距離36.51米
相比加速測試,制動測試的成績則要比眾多的競爭對手優秀太多;并且連續經過5組的制動測試,每組的制動距離都非常的接近,5組數據當中最大的誤差也0.3米之內;并且36.51米的制動成績足夠的完美;并且在連續多組測試過程當中,并沒有出現熱衰減現象;足以說明國產Q50L的制動系統是多么的出色。
從制動曲線圖上看,整個制動過程中非常的平穩;四個車輪上分配的制動力比較均勻,并且多組全力制動過程當中,車身并沒有出現橫向的擺動。另外,制動過程當中的G值始終保持的比較穩定,從初段以及到末段的G值始終保持在-1.1G左右。
全文總結:國產英菲尼迪Q50L最大的亮點就是對車身軸距進行了加長,并且加長后的車身軸距以及后排乘坐空間絲毫不遜于任何競爭對手。2.0T發動機以及7速自動變速器的動力總成依舊表現出色,并且車身加長后在極限狀態下對于車輛的操控影響并不太明顯;整體的駕駛感受依舊是那么的靈活,加速以及制動成績相比最大的競爭對手寶馬3系Li同樣出色。
在國產Q50L的5款車型當中,入門級的2.0T舒適版車型價格只有27.98萬元,并且整體的配置一般,大燈都采用了鹵素光源;相比其它四款車型還少了前泊車雷達、GPS導航系統以及外后視鏡加熱/電動折疊等功能;就連座椅材質都采用了織布包裹,并且副駕駛座椅還采用了手動調節的方式。而這款車型也只是為了拉低售價而設定,整體的性價比比較高。不過我認為性價比最高的還是售價34.98萬元的2.0T運動版,整體的配置要比入門級車型高出不少,并且還配有DAS線控轉向系統以及方向盤換擋撥片。當然最主要的是國產Q50L整體售價要比寶馬3系Li低不少。